“绿色耕作”结硕果,三熟区晚稻迎丰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耕作示范水稻测产在赣完成
发布时间:2025-10-22 21:21 浏览次数:
金秋送爽,稻浪千重,随着收割机隆隆驶过,金黄的稻穗被整齐地卷入机器,颗粒饱满的谷粒倾泻而出。2025年10月18日做爱自拍
联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在江西省农科院高安基地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色耕作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子课题-“长江中下游三熟制绿色耕作技术体系构建”的晚稻现场测产会。
本次测产专家组由来自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高安市农业农村局的资深专家组成。经专家严格实收测产,核心示范区推荐施肥绿色耕作技术和新型肥料绿色耕作技术模式下水稻产量达544 kg/亩和563 kg/亩,较周边习惯施肥增产2.4%和6.1%、节本增效11%和21%,效果显著。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稻-稻-油”或“稻-稻-肥”等三熟制是其主要种植模式。然而,三熟制下茬口紧、地力消耗大、环境压力突出等问题长期制约着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集成技术体系的核心在于“协同”:一是品种协同,选用了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二是土壤协同,通过秸秆还田、快速腐熟剂施用、土壤深翻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地力,替代部分化肥;三是管理协同,应用了一次施肥、化肥农药减量等轻简化管理技术,减少人工与农资投入。通过一系列绿色耕作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实现三熟区晚稻的“丰产、高效、环保”三重目标。
此次晚稻测产的成功,为长江中下游三熟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样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走出一条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
(文图/秦世玉、刘红恩,审/刘世亮)